索 引 號: | 012948413/2024-44655 | 信息分類: | 農業、林業、水利 / 鄉村振興 / 其他 |
發布機構: | 必威bway | 生成日期: | 2024-06-17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藝術點亮鄉村”:浦口與16所藝術院校共同開啟文藝賦能鄉村振興計劃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1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以文藝激發鄉村內生動力,賦能鄉村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浦口與藝術的新一季約定在這個初夏徐徐開啟。
文藝賦能,古村落變身“網紅村”
夏風吹過,蟬鳴陣陣,浦口新金社區趙湖村裏三兩成群的遊客正愜意地漫步在傳統民居中,不時發出感歎;望向遠處,還有坐在溪水邊寫生的藝術院校學生,時而望著遠處觀察時而低頭描摹……近年來,趙湖村已經成為浦口小有名氣的“網紅藝術村”,並在2021年成功入選“江蘇省傳統村落”,2022年入選“中國美麗村鎮”。
趙湖村是如何成為“網紅藝術村”的?它的“文藝範兒”又來源於哪裏?故事要從2021年說起,南藝美術與書法學院師生與浦口文藝工作者們一起,來到趙湖村開展文藝采風係列活動。風采各異的藝術作品,讓趙湖村的村民們第一次意識到了自己家門口的“文藝鄉村之美”。
四年來,從采風活動到鄉村美術展,從打造藝術堂屋到文化產品創意輸出,趙湖村的藝術實踐,在潤物細無聲中由表及裏,層層推進。“如今,我們趙湖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村落,作為村民我們內心是真真切切地無比自豪。”趙湖村的老支書馬維龍說道。
無獨有偶,響堂也是浦口區“藝術點亮鄉村”的另一個生動案例。
梔子花香、山穀幽涼,太陽透過樹葉在地上打出光斑,一間間民宿錯落有致,遊客品著咖啡悠享慢生活……今日的響堂,早已看不出昔日偏僻山村、老舊民房的模樣。
變化源自2020年,浦口區引進專業團隊啟動了以“藝術重構鄉村”為主題的“響堂計劃”。這一計劃致力於讓小山村成為一個擁有更高附加值的生活中心,從都市性和鄉村性兩個維度上表達鄉愁。特色田園鄉村夢從這裏點燃、升騰,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響堂探索在山穀裏放射出新的光芒。
新理念、新村民、新場景打造出“新賽道”。藝術家、設計師、品牌主理人因地製宜對村落進行藝術化更新;吸納一批文藝界新村民入駐,為響堂發展注入新活力;營造山穀藝術、精致露營、村落商業等消費場景,豐富鄉村新生活體驗。
如今,在“新村民”、鄉村規劃師的探索下,浦口鄉村的美正在逐漸“出圈”。響堂的梔咖啡成為市民遊客熱衷打卡的網紅店、老山北麓的水墨大墊時常迎來全國各地的戶外運動愛好者、佛手湖畔24座由中外藝術家設計的建築集群為公眾呈現了獨特的藝術人文景觀。
激發活力,讓“藝術村落”在浦口“遍地開花”
坐落老山腹地,三麵環山一麵臨湖,不老村實現了“美麗生態”向“美麗經濟”的成功轉型;打造鄉村藝術堂屋、通過寫生把鄉村之美躍然紙上,趙湖村搖身變為“網紅村”;一杯梔咖啡、一場山穀音樂會,響堂村依靠新理念走出一條鄉村振興新路徑……
浦口區以文化藝術激發鄉村活力的探索從未停下。“‘美術寫生實踐點’是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紐帶,它不僅連接了文藝工作者與鄉村傳統文化,還以采風、寫生、創作為契機,讓更多人走進鄉村、了解鄉村,振興鄉村。”浦口區文聯負責人介紹,浦口區為“美術寫生實踐點”提供了老山沿線、長江沿線、湯泉街道三大片區共12個點位,其中包括響堂、不老村、水墨大墊、蘭花塘高標田、江阪草聖書鄉、新金社區趙湖村等地。
文化賦能鄉村振興,離不開科學合理地規劃。2024年5月,浦口區出台《“藝術點亮鄉村”文化賦能鄉村振興工作方案》,方案指出,緊抓舉辦文藝大講堂、舉辦鄉村文化活動、挖掘鄉村文化資源、開展鄉村閱讀活動四大重點任務,因地製宜、合理規劃、促進文化賦能鄉村建設“開花結果”。
如今,先行先試的“藝術村落”已經享受到了“文藝範兒”帶來的紅利:江浦街道不老居民俗文化體驗館推出了一係列非遺服務和以葫蘆為主的非遺文創產品,以“非遺賦能”產業發展,形成從傳播、展示到售賣的可持續的產業鏈;響堂村用一朵梔子花盤活了“花經濟”,2023年接待遊客近35萬人次,各類業態經濟收入達2000萬元……
共建共享,文化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徑
這個夏天,浦口永寧街道的西埂蓮鄉“又火了”,夜空上方的“璀璨星河”——非遺“打鐵花”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一場火樹銀花的極致浪漫讓遊客不斷驚呼。非遺傳承千年的絕技“火龍鋼花”閃耀在西埂蓮鄉,成就了西埂夏日的絢爛。“每年夏天都來玩,今年有了更精彩的體驗,家門口的活動越來越豐富,作為居民我們也會很有幸福感。”村民王宇說。
四年前,響堂村村民孫娟並不理解“文藝賦能鄉村”的意義。如今,隨著藝術家、設計師、品牌主理人這些新村民的加入,作為第一批與浦口文旅集團簽訂租約的村民,她家的房子每年僅租金收益便有10多萬元,公婆依靠梔子花每年能有三四萬元收入。
“文藝點亮鄉村”,不僅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更是以文化力量帶動了鄉村振興發展。江蘇省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丁捷認為,“用藝術點亮鄉村”是一份真誠的善意,也是一份落實文化惠民政策的創意。在藝術加持下,村民走出了“隻緣身在此山中”的認識局限,對祖先開墾的這方沃土,對自己參與建設的這片新地,有了更深層次的愛。這是一份了不起的獲得感、滿足感的贏取。
近年來,浦口區正以“文化賦能”為切口,因地製宜、因勢利導,在鄉村振興的發展版圖之中,打造出各自的核心優勢和產業,又成長為助力浦口區域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逐步探索出一條培植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