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必威bway

索 引 號:    012948413/2024-14037 信息分類:    農業、林業、水利 / 鄉村振興 / 其他
發布機構:    必威bway 生成日期:    2024-02-21
生效日期:     廢止日期:    
信息名稱:    南京市農業特色產業融合總產值“三連增”
文  號:     關 鍵 詞:    產業鏈;發展
內容概覽:    
在線鏈接地址:    
文件下載:  
南京市農業特色產業融合總產值“三連增”

近日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2023年,南京市農業特色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總產值398.6億元、增幅達14.6%。自2021年南京確定優質稻米、多功能油菜、綠色蔬菜等8個優勢特色產業,著力推動農業八大產業鏈強鏈延鏈補鏈以來,農業特色產業總產值實現“三連增”。據測算,3年來,南京市農業特色產業融合總產值年平均增幅超17%。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則是推動鄉村產業攀升的有效途徑。從發展產品向發展產業轉變,從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從發展一產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轉變,南京鄉村“六次產業”已然崛起。

調結構、補短板,農業生產從增產轉向提質

走進位於六合龍池的南京榮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生產基地,上海青等葉菜在種植槽內茁壯生長。

“我們已基本實現蔬菜種植、采收等全過程機械化,1.5萬斤—2萬斤的蔬菜日產量,原先至少需要100個工人,現在隻需5個。”南京榮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專家顧問嚴少華告訴記者,這種生產方式不僅省工省力,產量還高,以上海青為例,一茬畝產4000公斤到5000公斤,一年生產5—6茬,就能實現1.75萬公斤—2.5萬公斤的產量。

蔬菜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長期以來麵臨用工難、用工貴、雇工老齡化問題。“和經濟作物相比,蔬菜附加值高,但在南京這樣的現代大都市,蔬菜生產的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占生產總成本50%以上,製約著產業進一步壯大。”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對此,南京將機械化、信息化作為蔬菜產業的發展關鍵,印發《南京市(設施)蔬菜生產機械化發展三年(2022—2024)行動方案》,計劃用三年時間,補齊蔬菜生產關鍵環節的機械裝備短板,建設30個以上農機作業水平高、農機農藝融合強、示範推廣效果好的蔬菜生產機械化示範基地和2個丘陵地區蔬菜生產農機裝備推廣應用先導區。

蔬菜是南京市8個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的縮影。三年來,市農業農村部門通過走訪調研,明確了八大鏈條以及每個鏈條的發展方向、三年目標等,通過調結構、補短板,促進優勢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實現資源有效配置,增強市場競爭力。以蔬菜產業為例,2023年全市共建成10個新裝備應用示範蔬菜保供基地,各個基地蔬菜生產機械化水平達70%以上,畝均生產成本降幅約15%。

育“鏈主”、促融合,產業鏈向新業態延伸

昨天上午,在南京金色莊園農產品有限公司的收購大院裏,陸續有簽約合作的農戶前來送草莓。另一邊,隨著卷簾門打開,一筐筐草莓出庫上車,運往全國各地。

從田間特產到旅遊“網紅”,甜蜜的草莓有力推動當地特色農業發展。“我們專注草莓,已經形成了育苗、種植、采摘、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金色莊園副總經理吳英強介紹,公司目前擁有7400畝自有基地、3萬畝簽約基地以及約7000戶簽約農戶,產品深受國際市場青睞,遠銷新加坡、印尼等地。

過去,農民往往隻知種地,個體農戶分散種植、單獨銷售,因此,在龐大的農產品市場上缺乏議價權。好產品卻賣不上好價格,“束縛”了不少農民的手腳。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南京樹立“大產業”“大市場”“大流通”理念,大力培養“鏈主”、龍頭企業,完善加工流通全產業鏈條,同時推動產業跨界融合、相互滲透,拓展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提高附加值,打造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目前,南京市已累計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86家,市級以上示範家庭農場547家、示範社346家,其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家、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14家。溧水區白馬鎮、和鳳鎮和六合區竹鎮鎮入選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南京金色莊園農產品有限公司獲評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範基地。

“鏈主”企業帶領農戶抱團闖市場,還頻頻推出“新點子”“金點子”。這兩年,艾津稻園除了收割稻穀、加工銷售大米,還忙著組織城裏娃割稻子、打年糕、模擬操作植保無人機,“一粒米”就這樣帶動起了“一條鏈”的發展。“以前農業生產有固定的農忙時間,現在我們一年到頭都在忙!”艾津稻園工作人員郭霞笑著說。

優服務、擴市場,“六次產業”大有可為

一產培優、二產變強、三產壯大,當下,南京農業八大產業鏈發展勢頭迅猛,“接二連三”好戲不斷,有力催熱“六次產業”。

“六次產業”是個形象的說法,因“1+2+3”等於6,“1×2×3”也等於6,故名“六次產業”。

業內專家認為,發展“六次產業”,南京優勢較強、大有可為。一方麵全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73.9%,豐富的科教資源和人才資源,有利於推行精準農業,也有利於與數字化農業銜接;另一方麵作為人口近千萬、人均社零消費超8萬元的大都市,南京市市民對高品質農副產品、高質量休閑娛樂、良好生態環境、美好鄉愁記憶的消費需求強烈且多元,這為發展“六次產業”提供了龐大市場。

不僅如此,南京市還打造了“科金興農”服務品牌,進一步提升服務“三農”的針對性。截至去年底,全市已累計舉辦活動39場,其中2023年組織專題活動14場,約1300人次參加;協調對接解決問題近百個;推動220餘個項目對接,其中達成合作意向175個、項目總投資17.6億元;成立農創客聯盟、都市農園聯盟等行業新業態組織,以及蛋雞產業聯盟、茶園生產管理機械化協作聯盟等產業下沉領域組織,深耕農業產業細分領域和產業鏈後端行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遊農業主體抱團發展,有效拉近了農業主體、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金融平台距離。

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持續以‘鏈式思維’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體係,讓廣大農民就業增收從狹窄的種養領域向寬廣的二、三產業領域持續拓展,從農業單項生產環節向全產業鏈持續增收拓展,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返回頂部